宁乡沪农商村镇银行

首页> 关于我们

区县动态

发展水果生产,为农村荒闲地寻找出路

发布时间:2020-10-22来源:今日宁乡浏览字体:[      ]

笔者是一名农村基层工作人员,退休后一直住在农村。近年来,本人通过观察,发现农村有三类地,可供开发,种植水果,既可地尽其用、美化环境,还可为农民增收,一举数得。

这三类地,一是山区高山小田。这些地路窄且陡,耕田机械无法下田,自然荒弃,还有丘陵地区的冲尾田,也大多长满蒿草。二是旱土。据1952年统计,宁乡有旱土18万亩,1990年统计报表尚有旱土13万亩。这些旱土历来种植红薯、花生、玉米等作物,也因收益不理想而部分放弃耕种。三是自留地。宁乡实有自留地面积不下10万亩。人民公社时期,因为生产队的耕地要按亩负担上交,为了减少耕地面积的上报数据,各队都想办法增加自留地,边角零散地也交社员作自留地耕种。近年来,大家多在市场购买蔬菜,致使自留地出现大幅闲置。以上三类地,估计全市闲置地面积20万亩。

据西部山区某村调查,全村2800亩水田,闲置的高山小田348亩。500亩旱土,只有极少数农户种点花生玉米。这些闲置地约占山区耕地面积的1/3、丘陵区面积的1/5。如能合理利用这些土地,实是造福宁乡人民的大好事。若发展药材或其他经济作物,这三类地过分分散,不是很适合。但宁乡栀子却适宜发展。栀子属耐阴灌木,可以种植,且管理粗放,借助花期美景游览,又能让游客自采做美食,且有明目醒脑、解热排毒等诸多功效,村民历来有种植习惯。我市喻家坳乡目前已有大面积种植,村民收益不菲。

近年,政府出台了《关于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的实施意见》,按照整体规划来完善旅游产业。宁乡有高档次多门类旅游景区(点):红色旅游花明楼、南国青铜之乡及炭河里遗址、佛教沩仰宗祖庭沩山密印寺、全国三大高温复合温泉之一灰汤温泉等。随着这些景区(点)的深度开发,宁乡将成为旅游大市。如何来造就独特旅游环境,利用上述三类闲置地,加上改造四边地(路边、塘坝边、房前屋后宅边、山边)以及新整治的沩江风光带,种上果树,既有可观的经济效益,又造就了一个美境。

现在讨论两个问题,第一,宁乡能不能大面积种植果树,水果市场前景如何?第二,果树型及果实能不能造就独特美景?宁乡属亚热带地区,亚热带果树都能种植。记得解放前,宁乡的玉梅农庄就雇佣了34个长工,所种植的桃梨果实全部出口(因为品质好、价格高,当地人买不起),还形成了摇篮坡的李、黑堂岭的梨、袁家湾的桃、皂林冲的橘等品牌。解放后,我们的农业指导思想是以粮为纲,水果产业自然放弃。一直到社教时提出开展多种经营,朱良桥乡才试种了300亩橘,随后慢慢有一些地方种植。

从市场前景分析,水果属健康食品。2015年,中央八部办委所作的居民食物规划:人均年消耗水果75公斤。目前市民收入有限,加上饮食习惯,还达不到这个标准。水果属低热量健康食品,逐步被大众所认识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,水果市场前景无限。国家统计数据日进城食物:第一蔬菜,第二粮食,第三水果。有一部分水果已进入餐馆菜谱。可见水果日消费量在逐步增加。民间传说,神仙食物全是水果,深山老林中的寺院,有一批长寿老僧,无不与食用低热量水果有关。原始人的食物是由野果逐步向高热量食物过渡的。人们为了追求健康,吃水果渐成习惯。还有一个水果消耗方面,目前市场上的饮料,不少是合成饮料,加入了防腐类添加剂,今后将会向现场加工果汁方向发展。也许再过五年、十年,多数家庭都会有鲜果加工机,用营养丰富的鲜果汁来解渴。届时,水果需求量还将增长,如能把全市闲置的土地种上水果,农民将获得不菲的收入。

第二个问题是果树林能不能替代风景林,构成特色风景。关键问题是必须改变观念,不要认为只有香樟、桂花树才是风景林木。实际上果树树形树貌,很多优于香樟、桂花树,如柚树、枇杷树,树形高大,四季常青。特别是枇杷树塔形树冠,枝条均匀,叶片油绿,里层长满腹毛,还能吸咐空气中的灰尘,净化空气。挂果成串,景色尤美。中型果树有柑、橙、橘,还有杨梅等,这些树做行道林、风景林,既有四季常青的叶面、花期喷发的清香,还有几个月的挂果时间,游人见到累累硕果,果香入鼻,丰收感油然而生。至于桃、梨等果树,大规模种植,花开季节,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。如此看来,用果树做行道林、风景林,具可行性。

几个具体问题:

(一)果树品种和种苗。为乡村游服务的风景果树林,应选择多品种多季节,如春季的油桃、夏季的水蜜桃、秋冬季的白桃,李、梨、柑橘都有各季节的品种。山区高山小块以桃、李、梨、板粟类落叶果为主。枇杷、杨梅亦可广泛种植。丘陵区除上述落叶果树以外,还可全面推广柚、柑橘、橙等果树。我家近70年来,橘、柚一直丰收,故可全面推介。

多品种、多季节果树的布局,要融合乡村游的独特环境。丘陵地区大面积旱土种植果树,要力争“一乡一品”,才有特色,更重要的还要考虑销售。现行的绿篱可以金钱橘替代,金钱橘的四季常青不亚于米腊和石楠,且有长达八个月的挂果期,是极好的选择。过去长期不采用,是因为不便于管理。现在我们追求美,收获果实在其次,可以打造更好的旅游环境。

果树苗问题突出:原来果树苗由各级农业部门繁殖,品种可靠。近来都承包到了个人,果树苗品质很难得到保障。要保障种苗纯正,可用两三年后挂果售出才付款的方式进行,并依照种子法规签订合同,依法赔偿,责任分明,促进落实种植。

(二)明确村委会的相应工作。

1、督促各村民小组落实三类闲置耕地的果树种植责任。原则上按责任承包范围管理,但因发包时,村民强调田地好坏搭配,故冲尾小田各有一丘,大块旱土各占一边。各自种植极不方便,村民可用租赁、兑换等形式落实。

2、种苗品质决定果树效益,千家万户不可能单独外出采购,村委会应当负责组织果苗采购。

3、帮助建立一批以果树为依托的农家乐或乡村旅社。

4、帮助建立水果销售联合经济体,充分利用电商渠道,落实产、供、销,使种植户无后顾之忧。

(三)四边地的改造不能一窝风改成果林,既损害现有的自然风景,又达不到独特的果林风景的目的。

各村组必须把责任承包耕地之外的这些闲散土地,分段分块承包到户种植。各承包户必须作出更换四边地现有林木的具体计划。购置果树大苗价格太高,一般可由各种植户,选择好的地块种植果苗,待两三年成林后,逐步移栽。这样既不损伤自然风景,又能获得好的经济效益。

(四)新整修的沩江堤岸,正好打造成公益性果林风光带。

2017年沩江全线开始整修,全线河岸内外坡面积不小,如能将内坡近水堤脚植上杨柳固结堤脚,利用堤面两侧和外坡,种上果树,造就一条硕果累累的风光带,与清清的河水相映,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。

关于我们|人才招聘|网站声明|友情链接|网站地图

版权所有. 保留所有权利
沪ICP备06030408号 服务热线: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

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